“奴酋皇太极,人杰也!”崇祯一声赞叹,毫不吝啬对敌人的赞赏与钦佩。皇太极哪里是病危,要传位给阿敏?而是在挖坑啊!自崇祯二年末,建奴奇袭大明被击退以来,日子一天不如一天。虽然皇太极登基称帝,加强了对内部的控制。可建奴的王公贵族们,除了得到一些虚位之外,没有得到半分实际好处,财产反倒是缩水的厉害。辽东的满人都开始饿肚子,汉人更是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,叛逃的越来越多。这次丢了鞍山驿,又被轰炸了皇宫,皇太极已经压不住场子了。如果皇太极真的是病重,以他的智慧和远见,不可能把大位传给阿敏。皇太极的众多兄弟当中,比阿敏合适的人选多得是。况且阿敏还是个分裂分子。册封阿敏为皇太弟,显然是皇太极为了转移内部矛盾,使出乾坤大挪移,抛出皇位这个诱饵,引阿敏入局。阿敏的能力是有的,否则不可能被努尔哈赤立为四大贝勒之一。可是论政治智慧,皇太极能将他玩出十八种姿势。在皇位的吸引下,他肯定会兴冲冲地跑到沈阳去。到时候皇太极继续‘病危’,坐视阿敏和其他实权贵族们斗个头破血流。等火候差不多了,他的龙体忽然痊愈,站出来收拾残局。不仅借机除掉阿敏,还削弱代善、莽古尔泰等实权贵族的力量。阿敏一死,之前的分裂状态,自然也就不复存在。一箭双雕!听了崇祯的一番分析,云逍不由得对其刮目相看。大侄子的见识,‘噌噌’见涨啊!有点明君的那个意思了。感受到云逍赞许的目光,崇祯淡然一笑,微扬起下巴……叔父,快夸朕,朕绝不会骄傲自满的。多表扬,多鼓励,有利于健康成长……云逍点点头,“当得起‘英明’二字。”崇祯顿时大喜,嘴巴快要咧到后脑勺。大臣们说上一万句‘英明神武’之类的话,都不及叔父的一句夸赞啊!刘兴祚赶忙低下头,心中骇然之极。陛下在云真人面前,怎么跟个孩童一般?崇祯想了想,吩咐刘兴祚:“给杨嗣昌带信,让他设法劝阻阿敏去沈阳。”云逍摇头说道:“阿敏利欲熏心,杨嗣昌劝不住他。”崇祯眉头一皱:“那该如何是好?”云逍不在意地笑了笑,“让阿敏去沈阳便是了。”崇祯颇为不解,“如此一来,皇太极岂不是就要得逞了?”“那又如何?”“以大明如今的实力,建奴分裂也好,一统也罢,又有什么分别?”云逍平淡的语气中,透着强大的自信。绝对的实力面前,管他什么阴谋,还是阳谋,都会变得苍白无力,直接碾压了便是。崇祯一阵恍然。午夜梦回惊坐起。大明,已今非昔比了啊!云逍接着说道:“杨嗣昌这个暗子,也不能浪费了。让他主动与皇太极暗中联系,然后极力劝说阿敏去沈阳。”崇祯一怔,随即醒悟,抚掌赞道:“妙计!”杨嗣昌一直就与皇太极在暗中勾勾搭搭。这次以阿敏做投名状,必定会进一步得到皇太极的信任。有了这么一位暗子隐藏在皇太极身旁,建奴岂有不败之理?叔父早早地在辽东,埋下杨嗣昌这枚棋子,没想到竟然屡建奇功。这就叫,高瞻远瞩!刘兴祚心里一阵惊叹。这可真是皇太极有张良计,云真人却有过墙梯啊!崇祯对刘兴祚说道:“告诉杨嗣昌,他的功劳,朕都给他记着,等剿灭建奴,朕少不了他一个爵位。”云逍再次对大侄子刮目相看。收买人心这种事,是皇帝的天赋。刘兴祚领命而去。云逍说道:“鞍山驿堡被大明攻占,皇太极如鲠在喉,除了整合内部之外,必定还有其他谋划,不得不防。”崇祯点点头,将这件事记在心里。接着二人商议了御驾亲征的事情。崇祯之前决定三月份出征,显然有些仓促。一场大规模的战争,事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。可千万别跟萨尔浒之战那样,把一手王炸牌,给打得稀烂。火枪、火炮还有点少……主要是云真人有火力不足恐惧症。一定要达到枪林弹雨、大炮洗地的地步,这样才能完全让人放心。另外就是后勤准备。不管是哪个年代,打仗都打得是后勤。云逍有心建一条从京师直达辽东的铁路,想想还是作罢,十年后再考虑这个。好在海路通畅,物资运输十分便利。钱粮的事情,自然是不用考虑。大明如今不差钱。用棉布换粮食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,大批的粮食源源不断地从海外输入大明。电报线路也可以搞一搞。用于军队调度、通讯是首要的。另外还可以传播战地消息,鼓舞、凝聚军心民心。收复辽东,消灭建奴,不仅要获取军事上的胜利。同时还要借助这场大胜,来压倒大明国内各种反对势力,给大侄子建立起绝对的威望。这也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。一场大战下来,足以给朝野上下洗上一遍脑。崇祯这次亲征,打算带着京营。经过大刀阔斧的兵政改革,如今的京营,已经是天翻地覆。不仅是装备的革新,同时也实行了全新的军制。并从边军、卫所抽调了大量精兵强将,黄得功、曹变蛟都在京营中任职。现在京营唯一欠缺的就是实战。再完备的军制,再怎么精良的装备,再多的精兵强将,没有经过实战磨练的军队,永远都成不了精锐。这是个问题。如今除了建奴,实在是找不到磨练军队的对象了。总不能把京营调到陕西去平乱吧,此时陕西也只剩下零星的民乱,根本就成不了气候。这个问题暂时没办法解决。只能继续把京营朝死里操练。崇祯算了算时间,最终初步将亲征辽东的日子放在秋季。到那时候,该准备的都准备的差不多了。更为重要的事,那时青霉素也差不多出来了。没了花柳病,自己也就不用憋得这么难受……不,可以卸下包袱,全身心亲征辽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