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的军队是个什么状况,云逍实在是太清楚了。将帅只知道捞钱、捞位子。兵卒们祸害老百姓一个顶十个。打起仗来,比兔子都还要跑得快。要不然也不会发生,十几个建奴斥候,追着六七千大明兵卒到处跑了。崇祯暗自敬服不已。叔父不仅能够未卜先知。竟然连军务,也了如指掌。世事如棋局,一切尽在叔父眼中。想到大明的军队,崇祯又是连连苦笑。照这样说,如今手头上,还真的是没有兵马可用。晋商在军队中可是有人的。要是鼓动军队作乱,那该如何是好?云逍直接说道:“直接从四川调秦良玉的白杆兵,不仅能打,对皇帝还忠心耿耿。”崇祯眼睛一亮,连连点头。所谓白杆兵,是四川石砫土司秦良玉,为其丈夫马千乘训练的一支兵马。因为兵卒所持的白杆枪,是用结实的白木做成的长杆,因此而得名。白杆兵不仅对朝廷忠心耿耿,战斗力也是大明军队中拔尖的,参战无数,战功赫赫。“四川距离京城路途遥远,调白杆兵入京需要时间。”“在此期间,皇帝可以一边清理身边的老鼠,一边让东厂、锦衣卫,暗中调查晋商通虏的确凿证据。”“等白杆兵入京,皇帝掌握了一支能征善战、忠心耿耿的兵马,就可以找机会一一剪除晋商的靠山。”“晋商没有了保护伞,又有通虏卖国的证据,就只能等着被抄家了。”“这笔大生意,不就做成了?”云逍侃侃而道,目光灼灼。崇祯也兴奋起来。不仅铲除了晋商这个毒瘤,断了建奴的粮草、军资供应。还有数千万两银子的进账。光是想想,就让人鸡冻万分啊!不过事关重大,必须深思熟虑才行。“东厂办事不力,范常麟在诏狱中畏罪自杀,没能拿到晋商卖国的证据,这该如何是好?”崇祯又仔细琢磨了一会儿,想到了一个问题。“小小的一个范常麟,嘴里又能掏出什么有用的东西?”“即使不死,我也建议把他给放了。”云逍不在意地一笑。崇祯困惑地看着云逍。叔父有这么大度?王承恩不解地问道:“这是为何?”“免得打草惊蛇啊!”“一旦晋商警觉,全力反扑之下,势必会引起朝局震荡。”云逍道出理由。崇祯深以为然,连连点头。如今大明已经是千疮百孔,再也经不起大的风波了。铲除晋商的事情,牵扯太大,一个不好就会全盘失控。建奴大军现在还在关内,更经不起内耗。“为了麻痹晋商,最好是不要杀王德化和韩爌,让晋商误以为,皇帝只是因为近侍勾结朝臣而震怒,这才拿下他们。”“等晋商失去戒心,这样才更便于搜集证据。”一席话,让崇祯豁然开朗。王承恩忍不住插话:“东厂、锦衣卫几经裁撤,要想查出晋商勾结建奴的实证,怕是有些难度。”崇祯的眉头又皱了起来。王承恩说的是大实话。自从崇祯登基以来,被文官忽悠自废武功,东厂、锦衣卫几乎是废了。让他们去找晋商卖国的证据,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们了。“那有什么难的?”“再过一些时日,粮价就会飞涨,到时候保证能抓住晋商的把柄。”云逍十分笃定地说道。崇祯迷糊了。粮价为什么会飞涨?粮价跟抓晋商有什么关系?于是不懂就问:“叔父之前让赵家峪的百姓购粮,侄儿就十分困惑,现在又说粮价要飞涨,这是为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