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这一个小插曲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刘夫子每每到了饭点,他弄饭吃的时候,都觉得罪恶感满满,生怕自己吃的太好,影响到了旁人。

    只是,除了这些,他也没有其他不散发味道的食物了,只能是背负着强烈的罪恶感,继续吃。

    杭书珩却是自在依旧,该吃吃,该喝喝,该睡睡,完全不受一点影响。

    谢玉溪比之杭书珩,也差不到哪里去,他甚至比对茶道不甚讲究的杭书珩更惬意一些,一整天都备着热水,茶香不断。

    要不怎么说人家当初连续三场都是头名呢?

    科举之路,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,光会读书不一定就能走到最后,若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,以及过硬的身体素质,未必就能在这样一场又一场的科考中胜出,更何况还是连续三场都夺了榜首的。

    他们在考场里的这几天,在外面的宋甯等人也没有闲着,早就联系了严师傅来到府城装修铺子。

    杭书云也是个很有眼力见的小伙子,忙前忙后地帮忙跑腿,宋甯使唤他的时候也异常顺手。

    她想着,等杭书珩从考场里出来后,让他给这小伙子点好处,总不能让人家忙前忙后地白白帮忙不是。

    除了忙活装修铺子的事,宋甯和梅氏这几天也没少在城里闲逛,她们日后是要在这个地方求财的,总要多了解了解当地的各行行业的市场。

    忙忙碌碌的,几天时间就过去了,终于到了本次科举结束的日子。

    这些天,杭书云只要得了空,就会跑来考场外溜达一圈,没少看到被抬出来的考生。

    至于那些考生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抬出来的,他反正也不关心,他每天之所以来溜达一圈,就是担心万一杭书珩和刘夫子有什么突发情况,他也好及时照应到。

    每次想到这些,他都在心里狠狠地唾弃自己,竟瞎想一些没用的,他书珩哥和刘夫子身体倍棒,能有什么突发情况发生?

    这一天,考场的大门早早地便开启,一支军队正在考场外十米开外戒严,一个个手持长矛严阵以待,让等在外头的人不敢太过靠近。

    很快,有考生从考场里出来了,垂头丧气、灰头土脸的,比比皆是。

    杭书云几乎是天一亮就跑过来了,左等右等,还是不见杭书珩和刘夫子出来,倒是等来了谢玉溪的随从。

    谢玉溪的随从兼车夫名叫谢楠,每一次他们家公子参加科举,都是他接送的,已经接过三次,也算是非常有经验了。